软件重构中的模块化思维
分类:软件工程
来源:网络
时间:2012-02-21 21:20:17
“模块化”只是我们对于过去一直使用的技术、方法的一个新潮的称谓,就像“Ajax”。不过做为页面重构发展的一种趋势,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不自觉也满口的“模块化”,只是你真的理解什么是“模块化”吗?
什么是模块化
先看一下百度词条是怎么解释“ 模块化 ”的: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模块具有以下几种基本属性:接口、功能、逻辑、状态,功能、状态与接口反映模块的外部特性,逻辑反映它的内部特性。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
为什么需要模块化
站点内容越来越多、代码越来越臃肿,渐渐影响到了客户端的体验(主要是打开速度),影响到了维护的效率。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减少代码冗余、提高代码重用率、图片压缩等等,而这些要如何实现呢?模块化思维可以解决,即可以有效减少代码冗余、提高代码重用率,更重要是可以支持到多人维护,降低维护成本。我们更应该在开发前期就重视并使用“模块化的思维”编写站点。
我们之前经常提到的站点性能优化,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模块化”的内容,比如提高代码重用,提高开发效率等等,“模块化”的优点还有很多,我大概列了一下:
- 提高代码重用率
- 提高开发效率、减少沟通成本
- 降低耦合
- 降低发布风险
- 减少Bug定位时间和Fix成本
- 提高页面容错
- 更好的实现快速迭代
- 更好的支持灰度发布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提高代码重用率”,这也是模块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如何实现模块化
需要有相关的(交互、设计、页面、开发)约定、规则、规范。
有两个误区需要先认清下:
- 模块化后并不是就能被使用在任何位置(模块化后的代码段也是有适用的范围限制,需要一个提供接口规则的环境)
- 模块化后并不是就不能再变更(模块化后的代码段可根据实际需要做修改)
完全独立的模块放在同一项目中,由于项目有自己的表现、交互统一性,所以各模块间必定出现类似的部分,这些部分可以被提出来做为公共的定义,减少冗余,这时就会出现耦合的问题,完全不耦合是不可能的,因此模块化中很重要一点就是“适度的耦合”。有了公共定义,就得调整模块样式的实现方式了,而这种调整也会影响到“接口”的实现方式。
文章地址:http://www.cssforest.org/blog/index.php?id=134
- 默认分类(20)
- J2EE(25)
- Java(56)
- PHP(55)
- SEO(10)
- 网页设计(20)
- 网站建设(37)
- 数据库(7)
- JavaScript(17)
- JQuery(6)
- MySQL(20)
- SQL Server(6)
- Access(1)
- Oracle(6)
- office(6)
- Dreamweaver(4)
- Photoshop(12)
- Flash(9)
- Fireworks(13)
- CSS(14)
- HTML(4)
- .NET(7)
- ASP(2)
- DB2(1)
- Ajax(2)
- Linux(12)
- Struts(7)
- Hibernate(8)
- Spring(2)
- Jsp(22)
- Asp(8)
- C#(3)
- C++(1)
- 网络安全(5)
- 软件工程(7)
- XML(1)
- English(2)
- 计算机等级考试(2)
- 计算机病毒(4)
- 个人日志(76)
- 互联网(15)
- ActionScript(10)
- Android(3)
- 数据结构与算法(1)
- 游戏策略(3)
- 美文翻译(2)
- 编程开发(19)
- 计算机应用(4)
- 计算机(10)
- Unity3d(6)
- 其他(1)
- egret(1)